2021年1月,微信正庆祝着十周年,而另一边,早于微信三个月上线的米聊,十年后却迎来关停的结局。

2月19日,小米旗下的即时通讯APP“米聊”,已于中午12时正式关停。米聊早期的员工对红星资本局说到:“米聊错在第一步,它叫米聊,没有米字,可能会更好。”

抢占先机却停服退场

1月19日,米聊团队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因业务变动,将于2021年2月19日12时停止米聊的服务,并关闭服务器,届时及以后将无法登录和使用米聊。

米聊官网发布关停公告

早在2月1日,米聊就已经停止账号注册、消息收发等功能。在小米应用市场,米聊APP的评论区下,有用户表达对米聊的不舍:“感谢米聊团队,陪伴了我很长的时间,关停真的太可惜了”。

时间线拉回到十年前,彼时智能手机还没有大范围普及,加拿大的学生团队研发了Kik Message软件,开启了免费即时通讯工具的先河,短时间内,累积了超过百万的用户。

或许是受到Kik Message的启发,两个月后,小米就火速推出了米聊APP。2010年12月23日,米聊正式上架小米应用商城,当时定位为跨平台、跨运营商的手机端短信工具,是一款免费的即时通讯工具。

三个月后,腾讯才推出另一款即时通讯APP——微信。

如今十年过去了,微信累积了超过12亿的用户,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十周年庆典上说到:“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3.3亿人进行视频通话,7.8亿人进入朋友圈,1.2亿人发朋友圈,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微信上有3.6亿个公众号,朋友圈每天有1亿条视频内容。”

而快人一步的米聊,并没有守住先发的优势,在十年后迎来了关停的结局。

微信的致命一击

王泽(化名)是米聊早期的员工之一,他对红星资本局说到:“当时米聊作为小米最早的核心产品,意义非凡!米聊、MIUI与手机被称为小米的‘三驾马车’,并且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黄江吉(KK)亲自带队。”

作为国内第一款即时通讯社交软件,雷军对米聊寄予厚望,他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公开谈到,米聊是继移动互联网风口,小米发现的第二个有千亿美金市场的机会。

米聊推出之初,市场反馈很不错,先是推出了“查看附近的人”的功能,2011年4月,又增加了语音对讲机的功能,很快,米聊用户量突破了100万人。

刘冰(化名)是米聊早期的内测用户之一,后来进入小米公司,成了直播业务的员工。他告诉红星资本局:“那时候小米内部给米聊的资源非常多,来自小米网的导流、小米手机预装米聊APP甚至雷军等高管都在用米聊。”

“初期米聊的功能非常强大,率先推出‘附近的人’功能,然后微信才出了‘摇一摇’。”刘冰补充到。

一个月后,微信也开始推出“语音聊天”“查看附近的人”等等功能,但对于米聊来说,致命的一击是微信开始与QQ账号打通,通过QQ可以直接注册微信账号,借助QQ的强大用户群基础,迅速与米聊拉开了差距。

刘冰也说到:“米聊注册的程序对于用户来说不如微信方便快捷,注册米聊之前需要先注册一个小米ID,这对于没有小米ID的人来说,无疑增加了一些成本。”

到了2011年底,微信的用户数达到了5000万人,次年3月,微信用户人数突破一亿大关。

米聊模糊的定位

面对微信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米聊开始“乱了阵脚”。

王泽告诉红星资本局:“当时米聊出现频繁掉线以及服务器不稳定的情况,但最重要的,是米聊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王泽说:“在年终总结时,黄江吉(KK)对我们说了一句话,我能记一辈子,他说我们(米聊)在等一个弯道。”对于这里的“弯道”一词,王泽解释到:“就是指找到自己的定位。”

到了2013年下半年,微信“熟人社交”的定位已经不可撼动,后期又出现了陌陌等定位于“陌生人社交”的即时通讯APP,而米聊却一直找不到清晰的定位。

之后,黄江吉(KK)明确米聊的定位为发烧友聚集地,围绕小米为发烧而生的定位,做社交产品。

“当时的运营定位,是找到各类发烧友,可以一起交流经验心得,通过共同爱好,走到一起进行社交,做了很多方向,当时做的最好的就是摄影、旅游这两类。”王泽对红星资本局说到。

粉丝文化可以说是小米的基因,也深深影响了米聊的定位与属性。

在王泽的用户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到,一位热爱摄影的“米粉”这样说:“对我来说,米聊群就是一个平台,让我们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

每年的七夕、春节之类的大节点,米聊都会做许多线下活动,还因此促成了好几对“米粉”的婚姻,王泽表示:“这是我最愉快的记忆。”

米聊策划的一系列粉丝活动

但是粉丝属性也让米聊的用户群产生了一定的局限,在早期的调研中,用户都认为只有小米手机才能使用米聊。

如今,谈到米聊关停的消息,王泽告诉红星资本局:“米聊错在第一步,它叫米聊,没有米字,可能会更好。”

2020年7月,小米官方授权的传记《一往无前》出版,书中雷军对米聊如此描述到:

如果腾讯用QQ这个产品来迎战米聊的话,小米尚有一丝机会,因为QQ在手机上的体验过重,不符合移动互联网短平快的用户体验;

如果腾讯没有犯任何战略错误,选择用完全相同的产品形态来迎战米聊的话,只有在它能给米聊一年抢跑时间的前提下,小米才有 50%的胜算;

如果腾讯在一年之内拿出一模一样的产品,那么,腾讯的综合资源是小米的一万倍,小米将处于完全的弱势,届时,腾讯会把全部的工程资源和推广资源扑上来,小米获胜的概率将是零。

不断转型逐渐边缘化

2014年,负责运营小米游戏平台的瓦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合并进小米,成立了小米互娱。在败给微信的用户量级后,米聊从黄江吉(KK)的旗下被划入了尚进带领的小米互娱团队。当时小米互娱的游戏中心是小米最赚钱的部门,米聊再次转型,更偏向游戏化。

黄江吉(KK)与米聊团队最后一次庆祝米聊生日

刘冰回忆当时米聊团队转入互娱后,大部分米聊团队员工开始转岗,小部分的人选择了离职。

新团队成立后,王泽依然坚持在米聊的运营岗位,彼时,米聊开始尝试用游戏、影视与小米的粉丝文化相结合。

“当时米聊最大的优势在于账号一体化,小米云、小米游戏、米聊等等,账号都是统一的,这意味着,信息可以打通,当时微信都没有做这类功能。”王泽说到。

米聊新团队开始致力于提升小米游戏玩家的用户体验,包括通过米聊建立游戏公会群、领取游戏福利、订阅游戏攻略以及边玩边语音沟通的功能。

王泽对红星资本局表示,当时米聊的转型初见成效,数据也有一定的提升,但还是被互娱放弃了。“到现在我依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放弃米聊。”

王泽离职后,小米互娱成立了社交部门,做起了直播业务,米聊再次被放进了直播。之后,米聊逐渐走向边缘化,在去年8月发布了最新版本后,再无动作。

对于米聊的失败,王泽和刘冰都觉得十分可惜。2016年,刘冰进入小米公司,此时的米聊已经成了内部通讯软件,客服团队、保密部门等等都在用米聊。而现在,小米内部通讯工具则使用的是飞书,一款由字节跳动研发的办公通讯软件。

红星新闻记者 许媛 实习记者 强亚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