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在贴吧上刷了几个「蜘蛛侠」手办相关的帖子,和网友讨论山口式和PA改如何选择的时候——你没猜错,隔天我就在淘宝上看到了「蜘蛛侠手办」的相关推荐。尽管我的本意并不是购买这些产品,但购物网站如此精准的推荐,让我感到似乎有人一直监视着我在互联网上的所作所为。

当然,并不会有一个闲得蛋疼的人真的站在我的身后关注着我的一切,事实上,这都和购物网站的算法息息相关,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推荐算法和数据的结合,让购物网站能够轻易地「忽悠」你买买买。

(全文3000多字,阅读时间大约为5分钟;一家之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信息的数据化

往好的方面想,购物网站根据数据和算法推荐商品给用户,实际上对于用户而言会节省不少的成本。打个比方:前两天我买了一台iPhone X,然后购物网站就给我推荐了手机壳、手机膜等配件产品,显然,如果我自己在琳琅满目的配件产品中慢慢挑选,便存在着一个边际效益的问题,即时间成本将逐渐大于最终选中产品的价值或差价,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购买购物网站推荐的配件产品呢?

但正如文章开头所言,一个「Big Brother」一样的存在在无时不刻地收集着你的信息——你的交易记录、你的浏览记录、你在某个社交网络上发表的帖子、你在某个网站上注册了账号……多数情况下,这些数据在你眼里看来毫无隐私之处,然而,在商业公司的眼里,数据事实上和Money一样可爱。好好回想一下你上网时候的经历,是否遇到过几秒钟前才搜索了一件东西,几秒钟后这件商品的广告就出现在了网页的侧边栏呢?即使你正在浏览的并不是购物网站。

数据化时代的最大特点在于信息的高度透明化,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性的同时,也承担了被技术监视的隐患,这是数据经济下难以调和的矛盾。

手机、电脑上的个人信息,是以数字化存在的数据,本质上讲,这是应该一种私人的所有物,然而,这种不可触、不可见的私人物品,在“防止偷盗”上太难实现。不同于现实中的实体物品,被拿走了就没有了,信息拥有“可无限复制”的特性,被复制的人并不会失去原有信息,甚至多数时候连被复制了都不知道。

因此,一旦当这份数据由非公众领域进入了公众领域,就完成了整个“泄密”的过程,而由于整个泄密过程不会有任何提醒,导致了被泄密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隐私暴露到网络上。而且,信息的复制成本很低,可以在瞬间就被拷贝无数份并无限、多向传播,造成了一种“无法撤回”的特性,数据就在网络上永久留存。

1984和边沁的圆形监狱

乔治·奥威尔在1949年出版的《一九八四》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反乌托邦式小说,书中中刻画了一个令人窒息和恐惧的极端极权主义社会,借用温斯顿·史密斯的视角来讽刺极权统治。而小说中的「Big Brother」,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人们对于被监视的恐惧和隐私得不到保障的恐慌。当然,信息社会的「技术监视」和政治意义上的「权力监视」是不同的,它是技术发展的伴生物,而非权力的暴力执行,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每个个体都还是「自由人」。

和《一九八四》这个权力架构体系相似的,是1785年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提出的一种「经济且人道」的监狱设计:圆形监狱。

由一个中央了望塔楼和四周环形的囚室组成,每个囚室有一前一后两扇窗户,一扇朝着中央塔楼,一扇背对着中央塔楼,作为通光之用。使得处在中央塔楼的监视者可以便利地观察到囚室里的罪犯的一举一动。

边沁的圆形监狱设计,原本只是一种实现犯人「自我监禁」的方法,因为囚犯无法获知百叶窗后的情况,而狱警却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囚犯的情况——这种信息的不对等造成了囚犯无时不刻都处于「被监视」的假设之下,只能强迫自己循规蹈矩。而在后来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眼中,圆形监狱成了一个完美的权力实施机构,是一种被还原到理想状态的权利机制示意图。

数据经济时代的信息监视,基本上所有社会成员的个人隐私和信息数据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因为这种监视不仅仅在于互联网上的话语表达,还渗透到了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个人隐私的透明化和信息的二次使用,让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地深陷数字化的“圆形监狱”。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圆形监狱”更加隐秘,大多数人并不会对技术感到恐慌,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信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数据失控」的时代

你的个人隐私是如何泄漏的?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更确切地说,数据经济时代,隐私已经是一件「算法上不成立」的事件,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数据,没有人能够逃离被监视的命运——在学者的论文里,他们管这叫「数据失控」的时代。

棱镜门、FaceBook深陷泄密泥潭……等事件的发生,已经开始让不少人意识到个人信息的重要性,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这些涉及到私人隐私的信息,很多人对待信息泄漏显得忧心忡忡。不过,即便这些信息仍旧存在泄漏的危险,但其实网站、APP对于用户信息的收集已经越来越受到限制,尤其是iOS设备对于软硬件的限制更加明显。

诚然,个人的身份等信息固然重要,但在企业的眼里,你的衣食住行和兴趣爱好等信息更加值钱——讽刺的是,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这些还算不上个人隐私。

你似乎很意外,因为你不愿意相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利用大数据完全掌握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又或者认为商业公司并不会对你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感兴趣,事实上这种想法也对,也不对。

你不相信信息技术能够掌握一个人,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想过你的APP使用痕迹会暴露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举个例子:你手机上安装了华尔街周刊等财经APP,但实际使用频率却非常低,是否意味着你只是一个喜欢粉饰自己、装点门面的人呢?你平日里对盗版软件不屑一顾,抨击使用盗版软件的人,但却在某电商平台上花了几十块购买了破解版Adobe全家桶……

你只是个普通人,商业公司确实不会对一个普通人的吃吃喝喝感兴趣,但当海量的用户信息汇集到了一起,那么这些信息就等于实实在在的人民币,在这个时代,我们称其为「大数据」,这些信息,我们称之为「用户的真实画像」。

用户画像有什么用?

简单地说,商业公司将海量用户喜好、兴趣、习惯等数据组建成数据库,然后再向品牌商和广告主推销。打个比方,一家买纸尿裤的厂商希望推广它的产品,那么它只需要向商业公司提供一定数量的样本,商业公司就能根据样本筛选出具有类似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潜在人群,即使这群人里面未必有孩子,但谁说他/她们就不能是准爸爸/妈妈呢?那么当这些人群在接收到纸尿裤的广告推送后,就有可能购买该产品。

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我们生活的年代,科技被困在小小的银火柴盒里……但蒸汽朋克的形式,让机器的内部构造不仅容易体现,而且熠熠生辉。

——卡里格

高度集成化的硬件机器、微型化的元器件、悄无声息的光纤网络……现代的科学技术就像一个银色的匣子,孤独地伫立在一个白色、没有一丝瑕疵的空间中,它看起来有种数学的美,有种科幻的气质,但却不被大部分人所理解。在现代科学框架下的大数据世界,就像一个没有警报和硝烟的战场,数据通过电磁波、有线光纤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里来回传输,它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我们警惕《1984》那样一个令人窒息的极权社会,但却又不必过于杞人忧天,担心哪天会被大数据“解析”成一串串二进制字符,并打上「潜在犯罪」的标签,因为科学技术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数据化的个人信息既能让人享受到购物、出行的便利,自然也成为泄密的一个出口,唯一的问题在于,当前我们还很难去界定这样一个事实。

对于科学家而言,技术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就像绝大多数赛博朋克作品里展示的那样,网络、数字、信息……是目前可预见的未来世界中最主流的存在形式。那些存在于小说家、漫画家脑袋中数字白色恐怖或许真有可能发生,但从目前世界的运行轨迹来看,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不必过于悲观,在享受惯了数字带来的便利后,人类已经回不去那个刀耕火种的蒙昧时代了。而关于个人信息的使用以及隐私的边界和保护问题,则交给社会学家和科学家探讨去吧。

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该吃吃,该喝喝,只要别愚蠢到拿着自己的身份信息随便发布在网络上就行了。